具体拍不拍史蒂芬霍金的传记片儿呢,这另说,暂时贾鸿渐还没有这种另类的专门为夺奖的想法。哪怕是《卧虎藏龙》这片儿,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为了搞好跟李安以及老徐的关系才投资的。所以暂时他还没有专门为了得奖而投资拍片的机会,他也不是那种只为了得奖就可以投资给导演拍片儿的那种投资人,他还是要讲一点投资回报率的。所以从这点来说,贾鸿渐肯定不会投资给汪家卫。那哥们儿拍片的确是好没错,不过太拖拉太能浪费预算了,到了最后还赚不回来太多的票房,作为老板贾鸿渐都会觉得亏的好么!
话说回来,《卧虎藏龙》呢,这么一个有点“反思”的片儿实际上就是这帮奥斯卡老头儿们的喜欢的模式。甚至不仅仅是奥斯卡的老头儿们,其他的什么嘎纳影展啊,什么柏林影展啊、威尼斯电影节之类的评委们实际上都喜欢这种比较“有逼格”的套路。用一句后世网上来形容公知的话来说,“如果不骂政府,怎么显得他们卓尔不群”一样,如果老头儿们不喜欢一些比较文艺范儿的、不市场的电影,怎么显得他们比一般观众更加高明呢?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说的是文人比较容易相轻,但是另外一方面文人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表现自己的不同,以此来显得自己很牛掰。比如说明朝的时候,那些个文人一个个的就喜欢顶撞皇帝,为的就是被廷杖打屁股!因为顶撞皇帝然后被打屁股了。一方面风险又不大,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博取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名啊!
虽然时代不同,不过文人的性格还是大体不会变化的。因此呢,贾鸿渐稍微想想,也就能大概的把握一下“评委”的口味。当然了,说是要把握口味,不一定是说按照这种口味拍出来了就一定能得奖。因为贾鸿渐这样的外行人都能琢磨出来呢,内行人怎么可能琢磨不出来呢?每年文艺片儿那么多,怎么就那么一部甚至没有一部得奥斯卡的呢?就算是符合评委们的口味,那也是要看竞争对手的。那也是要看本身素质好不好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