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长安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发动机试车平台旁边,脸容看起来有些憔悴,但一双眼睛却是精光发亮的总设计师王春,正眼着一台低分辩率大屏幕彩色显示器上不断变化的数剧。
虽然这种彩显扫描频率低,肉眼也能看到一阵阵抖动,盯久了眼睛会格外疲劳,但是王春却像是一点也没感觉。
机房外面的试车平台上,一台直径两米多,长度近五米的大型涡扇发动机,正不停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震得机房的钢化玻璃门窗都在不住颤动。
自从WS9秦岭,WS10太行,WS12泰山相继开发成功后,王春并没有感到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龗道,我国的大空军需要战斗机专用的低涵道比大涡扇,更需要战略空军专用的高涵道比大涡扇。
在其他另外两个项目组研制WS9和WS12的同时,王春也在加快进行WS8的攻关进程。
这款WS8,是基于沪海飞制发动机制造厂按照波音707客机发动机仿制成功的老WS8的原型机,参考了从C5运输机上拆卸下来的四台TF39-GE-1C发动机的设计理念,再对WS6H1核心机进行放大,提高涵道比,采用了我国当前最好龗的航空发动机材料,设计出来的一款全新的高涵道比发动机。
杨主任对高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只是亲自交给了王春一份秘密资料。
这份资料,是杨卫平根据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总结出来的一篇纲领性的指导文件。
叶型的设计由二维逐渐转向准三维,全三维发展,整体焊接的压气机转子取代国外当前采用的螺栓连接的结构。全功能的数字式燃油调节器取代传统的燃油调节器等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