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伯嚭是一个绝顶聪明,又十分自私的人。他已经深切地感知到吴国所面临的的重大危机,知道吴国灭国的不可避免。这时候,他不是考虑如何去挽救吴国,而是急切地为自己寻找后路。
这样,他就一边倒地和范蠡站在一起。一切根据范蠡的意思办事。其实,他和伍子胥的观点是一样的,都看出越国并不缺粮。即使越国真的遇到天灾减产,越国也可以通过卖酒获得的粮食来度过饥荒,因为单从他手中输入越国的粮食就不计其数。
但他总能找出十分厉害的理由,把伍子胥打得丢盔卸甲。
伍子胥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自己不管说的对不对,吴王都不会听他的,但是他还是不顾自己处境凶险,对吴王说出正确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不但不会被采纳,反而使吴王对他更加反感。
这就增加了伍子胥的悲剧色彩。
有时范蠡甚至十分同情他,甚至生出想帮他一把的愿望。但面对严酷的斗争,他又不能这么做。
范蠡见伯嚭和伍子胥唇枪舌剑在争论,一直没有吱声。吴王说:“少伯,你说说看法。”
范蠡看了看吴王,他还在为萝姜难过,还在痛恨吴王,真心不想参加这些无聊的争论。见吴王发问,沉吟一下:“臣不想对借粮这事发表看法,臣以为,吴国不管借粮不借粮,越国都能够度过难关。越国之所以向吴国借粮,而不是向楚国借粮,不是向齐国借粮,是因为越国觉得吴国可以依靠。我们都知道,越国和楚国关系一直很好,只要越国一张嘴,楚国一句话都不会说,立刻就会答应借粮。我说的对吗?”
吴王点点头:“少伯说的是事实。相国以为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