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内阁首席的人选一旦定下,后面的事情便好办多了。因为诸多人选都需要内阁首席大臣推荐名单,议政会加以讨论评判。内阁几位辅臣的名单很快敲定,杨秀、马青山以及两名德望较高的老臣最终获得议政会的批准成为内阁四名辅臣。这当中马青山的身份其实最有争议,有人拿他没有参加科举,并无功名在身的事实作为反对他担任内阁辅臣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被林觉反驳了回去。这些人依旧用科举功名作为评判的标准,这显然违背了林觉提出的文武并举,量才适用的原则。这些人显然还是抱着老规矩不放,还以惯性的思维认为必须以科举入仕的文职来管理朝廷事务才是理所当然。
林觉告诉众人,马青山投笔从戎,他的功名取自于战场之上。读书科考固然是一条路,杀敌立功可也是另外一条路。而这两条路都是为大周效力,不分高低贵贱,一样的有资格。在大周经历了这么大的浩劫的情形下,还抱着重文轻武的思想不放,显然愚蠢的举动。
议政会议长的人选上,原本也有大部分人选择林觉兼任此职。但这一次林觉却是真的拒绝了。一方面,议政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存在,倘若自己兼任内阁这议长之职,那便有违变革的初衷。给人一种自己监督自己,监守自盗之感。另一方面,这也将开创一个极为不好的先例,倘若之后有人也效仿自己这么做,便又将形成独霸朝纲的局面。虽然议政会议长不是实权职位,但其毕竟有影响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左右议政会的决断。
林觉想了许久,决定推荐陈之亮和袁先道以及一名叫刘世忠的老臣来担任正副议长的职位。这样做既照顾了陈之亮袁先道等人身后的老牌宗室势力,又可以让陈之亮和袁先道远离内阁和监察院这样的要害部门。这一群老东西还是留在议政会跟一大群议政官们扯皮撕逼为好。林觉甚至做了一个小小的设计,如果陈之亮被选为议长之职,那么他便推荐袁先道为议政会常务官。这样的话,陈之亮和袁先道便各自拥有一个山头,长久之后必有争执,那样的话自己便更加的安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