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小朝。
这是一次例行的小朝会,君臣人等商议的事项大多和本次恩科有关。
按照朝廷内部事先的安排,这次恩科会取士六百人上下,虽然总人数比崇祯朝有所减少,但却因为应考人数也有减少,录取率反而是比往年提高了很多。
放榜之后,会挑选其中几十个成绩最好的进行一场“复试”,由复隆皇帝亲自监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殿试”。
到时候就可以由当今天子钦点状元、榜眼、探花了。
新朝已经成了多半年了,最缺少的东西除了钱粮之外就是人才了。
开科取士为国选才,一来是为了彰显绝不“遗贤于野”的爱才之意,更主要还是为了搭建新朝的基本班底,实现官僚系统的新旧更替。
现如今的朝廷,除了蔡枫华、王宣同等少数一些“太子旧党”之外,更多的则是前朝遗臣,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东林浙党人物,除此之外就是“毅勇军派系”的官员了。
真正的朝廷肱股之臣少的可怜。
大范围的录取,也是为了尽快的选用朝廷的自己人。
毕竟通过恩科上来的这批人群都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一旦出任官职就是皇帝的心腹嫡系,刚好可以用来进行一轮官僚系统的更替。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亘古不变的传统,若是没有一大批嫡系的官员,所谓的皇帝其实真的和光杆司令差不了多少。
商定了一些具体细节之后,这次例行的小朝会就到了“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朝退”的尾声。
这个时候,礼部右侍郎叶黥递上了一份手本。
高居于御座之上的复隆皇帝接过叶黥的手本,只看了一眼,腾的一下就从御座上站立起来,脸色早已大变。
手本上的内容非常简单,是五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言:第一句出自《大学》: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