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1章 同年闲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正月十三,王德用上奏请求致仕被恩准,枢密使空了一个位置出来,一时间众论纷纷。因为接下来是上元休假,新的枢密使一时没有任命。

杜中宵回到家中,换了便服,对韩月娘道:“今年上元观灯,比往年更加热闹。明日天一黑,你们便就出去观灯。等宣德门下散了,我自会去寻找你们。”

韩月娘道:“宣德门下诸多热闹,哪里是容易散的。不如我们提前一天,出去四处看看。听说州桥那里,诸般杂耍都有,十分热闹,要去看一看。”

杜中宵道:“如此也好。除了没有焰火,其实这几日灯都挂出来了,游览都甚众。看花灯,终究是看个热闹,只要有行人,不必非要上元。”

说了几句闲话,杜中宵到了书房里,一个人坐着看书。王德用年近八旬,年纪太大,在枢密使任上备位而已。今天正式允许其致仕,杜中宵便就明白,赵祯有意让自己到枢密院去。只是到底做枢密使还是副使,一切未知。按照惯例,应该做副使,直接做枢密使升迁太过迅速。

放下书本,杜中宵看着窗外,一时间竟然无悲无喜。按照自己这几年的功绩,入朝为枢密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牵涉军权,受到猜忌而已。

宋朝的帅臣,入朝为枢密使其实没有什么阻碍,本来就是正常升迁。只是杜中宵不同,以前的营田厢军是他自己一手建起来,表现太过耀眼,才先到御史中丞任上。这半年多时间,杜中宵在御史中丞任上没有大的作为,算是不得不失。最主要的作用,是让皇帝了解了自己。

站起身来,杜中宵看着窗外的月色,思索着以后的路。宋朝的军制改革并不复杂,主要就是把两汉以来慢慢从军中剥离出来的政治功能,再重新加进去。使军队不再是一个与现实隔绝的体系,而与国家紧密结合起来。难的是,怎么跟现实结合,怎么能够吸引人参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