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0章 用人换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杜中宵在官厅里,拿起今年刚刚殿试放榜的进士名录,从前向后看去。状元章衡,榜眼窦卞自己都没有记忆,心中有些不以为然。再看第三人罗恺、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自己都没有印象,不由摇头。看来这一届进士,并没有什么突出人物。

一直看下去,到了第二甲,突然看到了苏轼,才又集中精神。苏轼的舅舅文同曾经在胜州共事,不过苏轼兄弟一直在蜀,没想到参加了这一届科举。向下看去,又看到了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这一届里就出了三个。其他杜中宵有印象的人物,还有张载、程颢,以及吕惠卿、章惇等人,其余的还有几个好似有印象,却记不真切。

仔细一算,这一届里后世留名的人物竟然不少。特别是宋朝的几大学派,杜中宵有印象的,就有洛学程颢、关学张载和蜀学苏氏兄弟,竟然全在这一榜登第。

嘉祐二年科举,被后世称为龙虎榜,是整个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一届,很少有能相比的。这一届欧阳修为主考官,一改文风,古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也回此遭到士子忌恨,省试结束的时候被公开辱骂,还好得到了皇帝的坚定支持。这一届的特点,榜单名次高的人物,大多没什么成就,反而是后面登第的举子,出了许多大人物。

杜中宵不长于文学,对此次科举并不重视,也不关心。直到现在殿试完了,观看榜单,才发现有许多史上留名的大人物,原来是在今年登第。

把榜单放下,杜中宵想了想,觉得这一届挺有意思的。自己有印象的人里,首先是文学大家,如苏轼兄弟和曾巩等,再就是开宗立派的理学大师,如程颢和张载等人。真正在政治上留名的,章惇和吕惠卿等人,大多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干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