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芯片科技发展来看,70 年代出现的微处理器(比如英特尔的 8080)仍处于 8 位时代,主要依靠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投入也比较少。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戈登·摩尔相信;下一代计算机芯片开发将会是英特尔的生命线,因此,他聘用了米国最顶尖计算机科学博士,召集一批精英深入研究下一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芯片。
在英特尔公司内部,最重视的计算机架构项目命名为; 8800 。
这是整个面向80 年代最有野心的发展计划,它有基于 32 位的寻址能力、面向对象的架构、位长可变的指令以及最新的编程语言 Ada 编写的操作传统。
英特尔公司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规划52 周时间,用来开发新的“8800”设计和构建芯片。
因为项目开发不顺利,迫使英特尔在圣克拉拉(硅谷)开始了一项紧急替换工作,争取在 1979 年推出了一款临时的 16 位微处理器代替。
鉴于日程紧迫,救火团队实际上是把 8080 的 8 位寄存器和指令集扩展成了 16 位,最后只用 10 人次的 3 个常规工作周完成了这款 ISA 的设计,现在看起来简直不敢想象,开发完成后命名为“8086”芯片。
这里需要提一句,主持开发的加里·西尼斯博士,就是这个十人小组的负责人,他用杰出的工作获得了业界高度评价,一举站上了神坛。
IBM 使用 8086 这个版本芯片,在 1981 年 8 月 12 日推出了新款桌面电脑,原本计划到1986 年售出 25 万台电脑,起到应急队员的作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