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九章 秉笔太监张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大明朝从成祖朱棣之后,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懒,到什么程度呢?连奏折都懒得批阅。话说这可是皇帝份内的工作,史笔如刀,不想干也得干,毕竟众皇帝们懒归懒,也不想落个昏君的名头。

怎么办呢?明宣宗朱瞻基很聪明,命司礼监下设内书堂,教太监读书,这样一来,原本大字不识的太监们得到了机会,不少聪慧的脱颖而出,被赋予重任,帮助他批阅奏章,行使皇权。

这些人被分成两拨,一拨专门看奏章,叫“秉笔太监”,另有一人最得皇帝信宠,可以代替皇帝“批红”,叫作“司礼监掌印太监”。渐渐的,这些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最终达到了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的程度,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被称为“内相”而不名。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明朝政府的工作流程:奏章最先到达内阁,由内阁大学士批阅后,在上面贴一张纸,写上自己的意见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批红(皇帝用红笔批示,也叫“批朱”)正式生效,其实和唐宋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几名中层干部)“五花判事”很类似。

而各部门在收到内阁发出的文件时,就以票拟上的批红为生效的依据。按说这不是法定工作程序,但正由于明朝没有明确法定工作程序,人们自然而然就要去寻找,就找到了票拟批红这个程序。某天谁接到一份诏书,没有票拟,皇上直接批红。那对不起,这就只能算是皇上您的私人书信,不能算政府公文。其实这也有个学名:中旨。

问题的关键来了,假如职能部门收到中旨怎么办?

其实也简单,有例可循。

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绕开宰相直接和枢密院制定作战方案并直接指挥前线将领,便是犯了擅发中旨的忌讳,后来差点被弄得下不了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