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轩对于大司命的想法全无所知,可他的沉稳与耐心却远超昔日的少年时代。
从南海回归之后,李轩就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到来,而这一等就是五个多月时间。
李轩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科考上面。
这是他执政以来的第二次春闱,加上维新皇帝登基时的恩科,就是第三场会试。
而这次的科举,也直接关系到李轩在变法,在文教上的成败。
他能否获得足够的人才,帮助自己推行变法;能否扭转当世学风,让自己的学说成为儒家主流,就在这场春闱当中。
而无论大晋的国势,还是儒教的兴衰,都是他的根本,直接关系到他在凡界的力量强弱。
这一次科考,朝廷考虑到辽东与北方四都指挥使司陆续开省,出现了大量的官员缺口,虞红裳特旨开恩,将科举人数增加到了八百七十人。。
李轩先是在科考之前持续吹风,随后又亲自写了一本文集,刊发于世,又亲自担任主考,拣选诸房考官。
最终会试的结果,也让李轩感觉惊喜。
只因这一科的算学与律法题目,难度明显比之前的那场春闱与恩科要强上一筹。
可所有入选三甲的进士,都能在算学题目上拿下高分;那些得列二甲的,则是清一色的满分。
让李轩额外高兴的是这些进士们的策论,基本都能理解他的政治意图。
其中几人的文章,更是切中时弊,富含远见,让李轩都有了不小的启发,甚至心生警示,注意到了一些因变法而导致的问题。
李轩不管这些进士们心里怎么想,只要这些人能理解他的学问,明白他的施政方针,就是可用之材。
且如今在他的‘护道天眼’观照下,能够在浩气成分上瞒过他的儒生越来越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