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六十四章 所谓之调查(求收藏/推荐)

热门小说推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大豪情、真义士,朕不相信有如此豪情壮志的少年是他们说的妖人。”

赵祯大笔一挥写下了这个绝句,他好似感受到一个充满热情的有志青年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慷慨就义的场景,心中忍不住想到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大陈,你说说那个三河帮都是什么人?”

陈琳摸不清皇帝什么意思,早上明明是皇帝下令抓人的,现在又因为一首诗对这少年心生好感,他小心翼翼道:

“老奴听说三河帮是汴京最大的帮派,干的都是欺男霸女的勾当,他们收取保护费,发放高利贷,贩卖妇女儿童......”

“嘭!”

赵祯一掌拍在桌子上,老好人大怒道:

“汴京还有如此歹徒?竟然还是帮派!官府呢,他们在干什么?竟然还敢收取保护费,他们保护谁?保护朕、保护汴京吗?”

皇帝对于保护这种词非常敏感,他是天下的主人,在汴京竟然有人名目仗胆的收取保护费,这让皇帝愤怒至极。

陈琳很少见皇帝愤怒,他跪在地上不敢出声,对一般皇帝来说人民只是纳粮交税的人,只要没有大规模的起义皇帝根本不会理会,可是皇帝对于涉及到他们权力的东西十分敏感。

然而赵祯比一般皇帝更多了一份仁慈和善心,他即愤怒三河帮的目无王法,更觉得保护费是在侵蚀他皇帝的权柄。

赵祯生了一会气,只觉得心烦意乱。

朝中有大臣天天跟他扯皮,后宫还有皇后贵妃百花争艳,自己有没有子嗣可以继承大业,所有人都逼自己过继一个皇子,可自己怎么甘心!

北方有大辽虎视眈眈,西北有西夏连年征战,南方有大理和交趾等蛮族经常作乱,就连帝国的腹部也有荆湖路山民叛乱,天下四方经常有人起义作乱。

最可怕的是帝国财政入不敷出,帝国越来越难以维持,所有的种种将他折磨的心力交瘁,可是他却有心无力。

年轻的时候他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任用范仲淹庆历新法,可是遭到了无情的惨败,从此他不敢再言改革。

作为帝国的主人他不是看不到帝国的危机,可掣肘太多,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只能看着帝国一步步走入深渊,这种痛苦折磨的他日渐消瘦。

“咳咳。”

赵祯剧烈咳嗽,陈琳连忙爬起来给他顺气,赵祯坐在椅子上每咳嗽一次他只觉得胸膛如同刀割一般疼痛。

“咳咳咳!”

“官家!快传御医。”

“咳咳,朕...没事,朕...咳咳。”

赵祯咳出一口带有血丝的浓痰,陈琳将丝绢消无声息的藏了起来,陛下的身体关系着国家的安慰,更何况陛下现在没有子嗣,不知多少人盯着呢。

“咳咳,不要声张,真不想要他们又跑到朕面前说一大堆的大道理。”

“老奴知道了,官家,您休息一会吧。”

赵祯喘息了一会儿觉得舒服了许多,自从他前年病重昏迷之后大臣们就天天吵着立储,可是他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让他立谁?

为了躲避大臣们的絮叨他一直在努力,每天最少宠幸一人,还不断地换新人,他做皇帝容易吗?

“大陈,你去告诉包拯,给朕查清楚三河帮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子脚下竟然有帮派为所欲为二十年,朕倒要看看谁能在汴京收保护费!”

“是,老奴这就去办,官家你还是喝点药休息吧。”

开封府衙。

包拯面无表情端坐明堂,头顶的‘明镜高悬’的牌匾耀眼夺目。

堂下王朝马汉讲述抓捕方承志的过程,其间颇为担心方承志的巨大号召力,称他为‘妖人’不为过。

包拯昨夜一夜未眠,他调出所有关于三河帮的资料,让他心惊的是开封府关于三河帮的案底竟然少的可怜,只有寥寥几个店铺状告三河帮的状纸,这几个店铺背后无一不是权贵大员。

包拯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夜,一个声音告诉他应该把方承志等人抓起来,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三河帮死有余辜。

没等他做出决定皇宫传出了皇帝的口谕,皇帝对于煽动群众的‘妖人’十分忌惮,命令包拯即可抓捕方承志等人,并且严查此事。

正在左右为难的包拯领旨,他心中轻松许多,因为皇帝替他做出了决定,他马上派出王朝马汉抓人,没想到抓人过程竟然如此惊心动魄。

“这个方承志留着是一个祸害。”

包拯在心中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对方承志极为矛盾,觉得这个人是一个大才只是年轻气盛,又觉得他才能跑偏对国家有害。

“方承志现在被抓进大牢,那些百姓可有闹事?”

说道这里王朝马汉也纳闷,当时他们抓人的时候百姓可是群情激愤,大有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架势,可是他们抓了人之后百姓竟然老实了。

至于方承志当时安慰的话根本不可能劝下百姓,王朝马汉很了解百姓,百姓要是能够明察世事还是百姓吗?百姓都是没什么脑子的愚民。

难道是百姓又恢复了小绵羊的性子?嗯,很可能。

“回大人,百姓无人闹事。”

包拯心中冷笑,方承志不过只会耍耍嘴皮子罢了,百姓还是上不了台面,没了主心骨马上就是一盘散沙,如此看来这个方承志不过如此。

“嗯,让你们查的三河帮查的如何了?”

“这个...,大人,衙役们回报三河帮已经解散,找不到三河帮了。”

“没有三河帮成员就查百姓,难道百姓也不知道三河帮做了哪些恶事吗?”

“是,只是这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我们人手不足。”

包拯大怒,惊堂木大响。

“本府不管你们怎么做,三天之内必须给我拿出三河帮所有罪名。”

“是!”

王朝马汉无奈只能应是,不是他们想推辞而是迫于无奈,有些事不能告诉包拯,他们却知道,三河帮看似只是一个底层的帮派,可牵扯的人员那是太多了。

别的不说,就是他们开封府,除了他们这些始终跟随包拯的护卫们,整个府衙的所有人八九成都和三河帮有染。

包拯若是执意要查清楚所有事,怕是开封三班衙役、巡警、书吏、牢狱、城卫等等所有有点权力的官吏全都人人自危,到时候包拯真的被彻底架空了。

这样的事情包拯永远不会知道,他是大人物,看到的只是上层的斗争,下面的人也都捂着怕让他知道。

下面的人会悄悄结成联盟,就算他们查,无论怎么查,交给包拯的资料都是经过无数层删减的、无关重要的、不牵扯任何人的。

因为调查的人本身就是涉案的,自己查自己,后果可想而知,最多就是推出几个替罪羊。

就算王朝马汉他们知道又能如何?

告诉包拯吗?

告诉包拯的后果是什么?

唯一的后果就是包拯被彻底架空,然后狼狈的离开府尹的位子。

因为包拯就算彻查,将开封上千名官吏抓了,开封还要不要运转?

要是没有了他们,不出一天汴京就会大乱,再加上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最后的结果不用想,肯定是皇帝下令释放所有官吏,然后把包拯调离岗位。

这就是现实,所以不论如何,王朝马汉他们就算知道,也只能顺从下面之人的调查,做一个所谓的调查。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