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 神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窑口一般和工艺相关,每一个大窑,都有独家屹立百年传承的手法。

同一个物件不同窑口烧制出来,也有千差万别。

古代窑口最神秘的莫过于柴窑,据说是五代时期被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的那个后周世宗柴荣创设,窑口应位于河南郑州,其瓷有着千古第一名瓷-柴窑瓷的美誉。

除了有众人传颂的“雨过天晴云**,者般颜色做将来”,还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盛赞。

这些可是其他窑口拍马也赶不上,或者差强人意的地方。

不过眼下这个小碗明显不是柴窑工艺,我端起来用拇指细细摩挲,闭上眼感受它的形制。

很舒服,曲线凹凸,坯延流畅,浑然天成,至少是个古件。

我眼睛一亮,心道看工艺应该是个元代的东西。

因为不同工艺,对烧制的气氛和燃料掌控是不同的,这种差别在陶瓷器上多少会留下不同的特征。

可能外行人一眼瞧不出什么,不过懂行人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比如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圈里人叫做“芒口”,有芒口的,多半就是定窑产。

眼下这个小碗应该是元代工艺。元代烧制青花瓷时,采用的是脱坯脱出来的,而非传统的手拉坯,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拉坯薄厚较均匀,脱坯摸上去则会高高低低,不很均匀。

小碗曲线凹凸,必是脱坯工艺。

我看向董俊,尝试问道:“元代的?”

他和陇右道同时笑着点头。

他们既然承认,就证明此处并非是缺口,这碗的确是元代无疑,那么就不是赝品,而是后代仿造。

我翻过来调过去又看了几遍,心里不由纳了闷了,没看出其他不对的地方啊,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失笑道:“献丑了,眼拙,没瞅出来哪不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