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万宁从匣子里取出地是一个白袍粉面的小面人,裹在涂有四色的竹签子上,甚是可爱。
放的时间许是久了,面人的身子已开始干裂,像风干的蜡烛,透着微微的黄。
“这一看就是驼老汉家的果食。”张县尉一瞅见这面人就指出了出处。
见万宁和吴成都诧异地盯着自个儿,张县尉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家霜儿就喜欢买他家的果食,所以我一瞧就知道了。”
霜儿是张县尉的小女儿,只要一说起她,这张县尉便是一脸的慈爱和宠溺。
谁说武夫就一定是鲁莽粗鄙的,瞧着这张县尉就是个好夫君好父亲。万宁暗想。
“张县尉,你可记得我们在敫七郎家中查访时,也见过这捏成小人状的果食。”万宁提醒。张县尉想起来了,连忙说道:“对对,那时候我们在敫家也看到一只公鸡形状的果食。”
万宁问道:“这两只果食都是驼老汉家的吗?”
张县尉回道:“都是驼老汉家的。”
“你为何这般肯定?”万宁问。
张县尉笑道:“郎君有所不知,只有这驼老汉捏的果食才会用这四色竹签。而且,还只有在立春时节才会用。”
“竟还有这讲究?”万宁转动着手里的竹签子,小面人在手上转了起来,那有些干裂的长袍跟着旋转,看着倒像是小人儿在起舞。
“这果食做得还真是精巧,即便风干了,仍是栩栩如生。”万宁忍不住赞道。
“可不是嘛,这驼老汉的手艺可谓是精湛。听说他打小在京城学得手艺,成年后回的乐溪,之后就一直靠这手艺吃饭。”
因小女儿时常到驼老汉果食铺子买果食,张县尉对这驼老汉的经历便知道一些。
“这裹着四色签子的果食是他想出来在立春时节招揽生意的。”张县尉继续说道,“每年立春很多人家都会举家出游,去那飞崖山下赏春、吃酒、放纸鸢。
这驼老汉便想出了将这做成各种形状的果食用竹签子穿了,挑了担子在那贩卖的主意。
为了更引人注目些,还特地将这签字染成红、绿、黄、白四个颜色,说是应了春日万紫千红的景。你别说,这生意那还真叫一个好。”
“这驼老汉倒是心思奇巧。”万宁轻叹,又似是自言自语说道:“这么说敫七郎和陈四郎都在立春时节去了那飞崖山。”
一旁的吴成听了,插话道:“敫七郎去没去不知道,陈四郎肯定是去的。这陈四郎的哥哥不就死在那日了吗?”
“什么?”万宁惊诧,急急问道:“你口中陈四郎的哥哥就是陈员外说的三房长子吗?他不是惹事被人打死的吗?”
吴成挠了挠脑袋说道:“其实他是掉下山崖摔死的,因现场看着有打斗的痕迹,乔县令便推断他与人起了争执,打斗间摔下山崖死了。”
“这是今年立春时候的事?为何乔县令从未和我提过?”万宁问。
吴成回道:“郎君您春日里不是病了数月吗?待您好了,这案子也结了。许是乔县令觉得这案子既然已经结了,就不必再和您提起。”
万宁忽儿神采微淡、神色黯然。
是的,春日里她正“病着”,一种让她摧心剖肝、肝肠寸断的“病”。
“这么说,与死者有争执之人已归案?那死者是打斗间摔下去的还是被此人推下去的?”万宁压下心中泛起的悲苦,接着问道。
春日里那段日子,她闭门未出,不知晓这个案子,可是发生了人命案这么大的事,乔声瑞竟只字未提,万宁觉得反常。
那段日子即便是小偷小摸的小案子,乔声瑞都一一和她说了,何况这人命大案。
“这个……这个……对方并没有归案。只是乔县令这般推断,陈家也认为就是如此。陈小二郎是死于意外,这案子最后按失足落崖结了。”吴成说着见万宁脸色变幻、霜色愈浓、怒气浮现,竟有些心虚,说到后头,这声音便低了下去。
可他心里也委屈,这案子是乔县令要这么办的,关他何事?他心虚个什么?
万宁心里头确实升起了一股怒火,这案子结的如此草率,根本就是罔顾事实,随意判案。
还有那陈员外并非懦弱胆小之辈,陈家在这乐溪也算是有头有脸,有些许背景的人家,怎会在陈小二郎的命案上会如此妥协?他们竟能同意就这样结案?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乔大县令与陈家都不对劲,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事。
从陈家出来,万宁对吴成附耳交代一番,又将在枣王金银铺捡得得红色耳坠交于他。
吴成领了任务,骑了张县尉的马离去。
这边,万宁请张县尉赶了马车往巷子口去。
路过安家绸缎铺时,安家大郎走出店铺拦住了马车。
万宁从车窗探出了脑袋,同安家大郎打了招呼。
“郎君这一去就是半日,不知郎君还要这料子否?”安家大郎似乎有些不悦。
万宁略带歉意解释道:“刚与张县尉前去办了些事,耽误了好些时间。”
“想必郎君就是传闻中的小神断咸郎君吧,既然郎君是来查案,何必戏耍于某,让某花那些个脚力去取料子。”安家大郎脸色已是不佳。
他认得张县尉,昨半夜他曾带人来查问过他连夜骑马回城之事。
刚他见万宁的马车过来,驾车之人竟是张县尉,他就猜刚来买布料的小郎君恐就是传闻中的咸郎君。
这样一想,他怀疑咸郎君今日来铺子其实是查探虚实,而不是真要买那珍贵的料子,顿时有种被人耍弄的愤怒。
但碍于张县尉是衙门的官差,不敢明目上发怒,但言语上已是不善。
万宁再次抱歉的笑了笑,说道:“也是临时有事,并非故意戏耍安大郎。料子我自然是要的,大郎可否取来于我?”
见万宁仍要料子,安家大郎脸色立马多云转晴,忙不迭地高喊店内伙计将料子包好送到车边。
瞧着万宁花了五两银钱就买了这么一块料子,张县尉几乎惊掉了下巴。
他记得乔县令说过咸郎君家境清寒,是寒门子弟,怎么出手这么阔绰。
车里头已有了那么些布匹绸缎,已是花了不少银钱,再加这一笔真是大大的开销,就怕是他们家乔县令也没这等气派。
丝毫不在意张县尉的惊愕和不解,万宁收好了料子。
“还劳请张县尉送我回衙门。”万宁别过安大郎,转而对张县尉道。
马鞭一扬,车轮滚动,身后安大郎那欢快的送别声直到车子驶出巷子都能闻见。
回想安大郎刚刚拦马车时的表情和最后送别时乐得像花儿一样的大脸庞。
张县尉一边赶车一边腹诽:这安大郎怕是蜀戏班里学变脸的吧?<!--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