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风轻晴朗,石镜镇来了一个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媒婆。
媒婆是名声在外,是临安公子才请得动的红娘。
要请动这个红娘不仅要价格不菲的银钱,还得是豪门子弟。
这红娘一出门,世人便在猜测,究竟是何家公子又看上了美娇娘。
“她去的是王家?”
“这王家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她究竟是替何人而来?”
“王家最是看中门当户对,敢让媒婆进王家的,估计身份也不低吧!”
……
媒婆进了王府,自报家门之后,便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上,并报了男方家的家世。
突然就被媒婆登门的王元通一时间是有些手足无措。
他家有三女,三女皆到了适嫁的年纪。
不过却是少有媒婆敢登门,毕竟这临安境内少有他王元通看得起的家族。
如今突然有人媒婆到来,难道又是哪家自以为家世不小的且不开眼的公子哥来讨骂?
有这等胆色,倒也值得他瞧瞧。
“越州杜腾云?越州杜氏?越州还有这么一号家族?”王元通不解道。
媒婆也是精明人,面对王元通的质疑是面不改色。
卖弄着手上的帛绢,笑道:“不是贱身嘲笑王老爷孤陋寡闻,是王老爷实在应该去外面走走瞧瞧的。
京兆韦氏,王老爷可曾听说过?”
王元通是皱起了眉头,思索片刻后才惊讶道:“京兆韦氏?难道这杜家公子是从岭南来的?”
媒婆笑道:“王老爷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这一点,王老爷就明明白白了。
王老爷猜得不错,这杜公子就是那位大人的表侄……”
此言一出,倒是惊出了王元通一身的冷汗。
这来头也太大了点吧?
京兆韦氏,自南北隋唐都极负时望的世家大族。
岭南节度使韦宙,这个名字说出来可能有些陌生,但他七世祖父却是大名鼎鼎的北周大将军韦孝宽!
这才是真正的千年世家,传承近千年而不衰落。
虽然唐朝门第等级没有南朝时那么森严,但老子种树儿乘凉,哪朝哪代不是如此?
“既然杜家公子如此……如此……为何会看上我王家小女呢?”像这种攀交情都攀不到的世家,怎么会突然看上他家的女儿呢?
世家结亲可不是小辈看上了找个媒婆过来说亲那么简单的,其中有太多的利益衡量。
媒婆笑道:“王老爷言重了,杜公子虽和那位大人有关系,可也没大人想象得那么亲。”
王元通恍然大悟,原来只是远房亲戚,怪不得会如此行事。
若是远房亲戚倒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王元通点了点头,正想让管家去取小女的生辰八字时,媒婆突然开口道:“王老爷莫急,有些话我得先说清楚。我这次来,是名媒但却不是正娶……”
王元通一愣,这杜家公子竟然是来问小妾的?
王元通开始犹豫起来。
这笔买卖似乎有些不值当啊!
若是正妻,王元通必然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可小妾,王元通就得好好考量了。
媒婆似乎算死了王元通,也不急着套说辞。
王元通良久不语,媒婆似乎等得不耐烦了,起身对王元通道:“若是王老爷不喜,我回驳了杜公子就是……”
“且慢!”
起身的媒婆嘴角微微上扬,当这二字脱口之时,媒婆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是成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顾全武已经到了盐官城外,探子传来消息,说是杭州盐枭杨绛前日已经出杭州,来盐官城取盐。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嘛!
他杨绛敢截杀杜棱,钱镠一方自然也是要有表示才对。
顾全武除了带出本部人马外,还带了王麻子的一个队正,也就是五十人。
一百五十人,看着不多,听着也不多。
但在这盐官城外的官道上是硬生生的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因为他们身上穿的是甲胄,手里拿着的是制式的唐刀。
这和衣衫单薄拿着刀片的喽啰比起来,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杨绛手里有喽啰三百,是他们的一倍有余。
可就算是再多少一倍,他们也丝毫不为俱。
私盐贩子是运盐的,而他们是团练,是专门用来打仗的。
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行军至山头,也就是李仁义埋伏钱镠的山头。
顾全武索性也选了此处。
“入山!埋伏!”
顾全武下了军令之后,率先下马,在山头蛰伏起来。
不出意外,片刻之后,杨绛的队伍便从盐官城中走了出来。
杨绛坐于高马之上,眉头是紧紧皱起。
二当家见杨绛眉头紧锁,便挤着笑脸道:“大当家还在担心钱镠?在我看来,其实是大当家多虑了。
大当家早料到钱镠会出手,先是知会了杭州与我们交好的盐枭。
只要钱镠撤退之时,他们就会暴起,给钱镠致命一击,该担心的应该是钱镠才对。”
作为在道上混了数十年的老江湖,钱镠的想法,他早就摸得透透的了。
钱镠会出手,他也早有准备。
知道钱镠人手远不及之后,他还特意换在钱镠的角度想了想。
在实力不如自己的情况下,钱镠多半会选择偷袭。
一击之后,让自己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后远遁。
这不仅达到了目的,还能给他杨绛一个警告。
作为老狐狸的杨绛当然不能吃这种亏,所以他在出杭州之时,是先给附近的几个盐枭传了密信,让他们在钱镠远遁之时,给钱镠致命一击。
让钱镠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就是杨绛的算盘。
正如二当家所说,此时该心忧的该是钱镠才对。
杨绛深吸了一口气,不知为何,他心中老有一种感觉让他忐忑不安。
这种感觉不知该怎么说出口,就仿佛是常年出船在外的渔夫,见过数十年的风浪,当眼前风浪来临时,他总觉这次的有些不对劲。
到底是何处不对劲,他偏偏又说不出口。
杨绛叹道:“让兄弟们加快些速度吧!尽早出了山谷。”
二当家点了点头,正想招呼弟兄们一头往山谷里扎进去时,一道破风声突然响起。
一把利箭射到了面前,距离杨绛只有十步距离。
杨绛猛然抬头,只见是漫天箭雨朝自己射来。
杨绛睁大了双眼,惊道:“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