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终于到了与官船约定的汇合地点——临清,做为大运河的南北交汇之处,由于大明行政中心北迁至北平,北方粮食又不够用,想要维持北平京营与边墙的驻军,就得大量从南方调集粮食。
不知道大明君臣是怎么想的,放着更经济省力的海运不用,非要使用运河运粮。由于运河水深较浅,又加之河上并没有海上那么大的风,在无风或者逆风的时候,漕船就需要纤夫拉纤。
因为漕运以及南北的货运运输,运河两岸有着庞大的依靠运河过活的人,纤夫就是其中之一。
朱瞻基一行人来到临清的时候,官船还没有赶到。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朱瞻基带着人出了客栈开始在临清码头上闲逛。
运河两岸鳞次栉比的店铺与衣衫褴褛的纤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漕运的兴起造成了临清畸形的繁华。
围绕着临清运河码头,各种店铺如雨后春笋一般开了起来。商人的嗅觉异常灵敏,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商人的身影。
这会儿的商人还不是弘治朝之后的商人,敢于明目张胆的穿着锦罗绸缎招摇过市。朱重八规定商人不得着丝织品,不得乘轿,子弟也不得科举。
可以说是将商人的上升空间全部堵死,但是没有什么用,商人没有政治地位,却有钱。
银子开路,很少有人能够抵御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于是商人的地位在银子的攻势下逐步提高,眼下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左右朝堂的力量,却比大明立国之时的地位提高了许多。
士农工商绝对排在工匠前面,他们更是官员们的座上宾。
朱瞻基找了一家离码头最近的茶馆,坐在临窗的位置,观察着运河上来往船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