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令绍武皇帝有些意外的是,在他导演的剧本之外,竟然还有一人自主的高举旗帜,大肆赞同士绅一体纳粮政策。
这种人委实令绍武皇帝在大感吾道不寡之余,也对这个人产生了深厚了兴趣。
顾炎武、夏允彝等几人在大明的官场、士林场绝对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别人抗清大多停留在嘴上喊喊口号,别说真正出手了,就算是肯支援一些钱粮军饷都少之又少。
而这几人却是真正做到了舍家为国,与大明共始终,虽然顾炎武最终没有殉国,但却是始终拒绝满清不断的许下的高官显职,终其一生没有仕清。
顾炎武之所以会赞同这个政策,事实上也是因为他在抗清之时的工作分配所决定的,作为大明义勇军的后勤筹措者,顾炎武显然对于向士绅征集粮草有着极深的负面印象。
甚至可以说,当时那些士绅之所以肯拿出些许钱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已经名满江南的自己,不得不给的面子,而不是大明的号召力。
而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负担的起这么得的赋税,尤其是江南的百姓,大多已经成为无产者,只能在各个士绅之间靠佃田、做工维生,根本征无可征。
也许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士绅们的推诿和冷落的嘴脸,顾炎武才会在那个时代喊出了空前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决不会是给普通百姓的,而是给这些自私自利,眼中只有家族利益,根本没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们的。
但是这口号虽然响亮,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三观早就牢牢稳固,在不能大肆屠戮的前提下,士绅们别说被这口号感动了,甚至再看顾炎武时,就已经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