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外游学的孩子们,每到逢年过节时,少不了都会收到来自父母的短信,被问上一句过节时会不会回家。
或者是时间不够,或者是有事情要做脱不开身,又或者只是单纯的想要趁着过节期间能休假,好好的宅在宿舍里休息一下,懒得把精力浪费在往返于老家的路上。收到父母询问的孩子们,未必能真正理解双亲的想念,也不一定会选择回家团聚。
那么,一次次的落空,会让父母们放弃这种基本上不太可能得到回馈的习惯么?
答桉是否定的。
哪怕孩子们再怎么不懂事,做父母的,都从来不会放心对孩子的爱。
祖国与海外侨胞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以石小磊为例。
其实,每到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将近的时候,他都会收到来自于国内的问候。有时候是一两封,有时候会拿到三五封,基本上每次收到问候的同时,都会收到数量不一的回乡邀请。
或者是由国内直接发来的,或者是由领馆里相熟的朋友转达的,虽然形式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比较庄重,有时候又会比较随性,但每一份邀请中的诚挚,却是完全没有任何差别。
并不是说今年没怎么捐钱,就不会受到重视,无法拿到邀请函。事实上,自从第一次被邀请回国,石小磊就一直没有被漏下。平均算下来,光是来自于各级官方机构和部门的邀请函,他每年都能收到十几份。要是算上民间组织或者慈善机构发来的,那就更多了。
没有经常性的回国转转,是因为石小磊自己的选择。
倒不是说他懒得动弹,又或者看不上那些地市级单位发来的邀请函,所以没有给出回应。事实上,每次收到邀请函后,无论回不回,石小磊都会抽出时间来,亲手写一封回信,给对方寄回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