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寿春,古称寿郢。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面三国最后一次合纵,却被秦军所败,深恐西秦报复,当时的楚考烈王由陈迁都至此。
十五年后,秦王政令名将王翦率兵大举伐楚,席卷两淮,攻陷寿郢,楚国八百年国祚,自此断绝。
楚国虽灭,寿春在江东之地的重镇地位,却与世长存,直到两汉时期,依旧为时人所重。
便如三国鼎立之时,孙十万屡次攻打合肥,却每每碰壁,望洋兴叹,更成就了张辽的盖世威名,可极少有人知道,对于当时的东吴政权而言,取合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攻寿春的铺垫。
东吴大臣朱桓曾经给孙权勾勒过一幅王业鸿途:
“先取寿春,占有淮南,然后北上进攻洛阳,中原可定。”
孙权深以为然,然而时任荆州牧的陆逊却一票否决了这个建议。
其实陆逊否决的,并不是这个战略本身,而是朱恒这句话放在当时的石亭之战,便是直接攻取寿春。
在陆逊看来,寿春是不可直接攻取的!
因为寿春离许都很近。
在合肥未得的情况下,进攻寿春,曹魏完全可以派兵增援,甚至坚壁清野,堵住吴军的后路。
在封建时代,寿春在江东的重要性,远高于合肥。
一则,若居高临下,以鸟瞰之,便可见寿春为中心的四周,多是肥沃平原,河流纵横,乃是农业发达的富饶之地,
二则,天朝历代逐鹿,除了天纵奇才的明朱元璋外,大抵都是由北至南,这是因为封建时代,无论人口、土地,乃至地缘位置,北方政权都比南方政权占据更多的优势。大多数情况下,南方政权都是处于防守状态。
若要守住江南半壁,最重要的便是守住长江,而守江必先守淮,合肥不临江,寿春却正好在淮河的中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