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亚罗划分的名字,其实并不符合武功层次的特性,如果用特性来区分这些后天境界,应该叫是:
养气、通脉、小周天、大周天。
可这些名字远不如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高手好记。
更关键的是,‘几流高手’还和‘正式骑士’一样,隐隐包含着社会地位的意思。
毕竟,这些名字的字面意思,就已经标明了这名武者在凡俗中的实力层次。
就像一流高手,只要掌握着对应的武功招式,战力基本能与正式骑士持平……甚至是占优!
没错!
不用到先天境界,只要一流高手,武者的战力就能赶上正式骑士!
毕竟,正式骑士虽然有骑士秘技,但由于骑士秘技的设计过于原始,同一时间中最多只能运行一种骑士秘技。
而一流高手身体中的经脉穴位本就是基于内力修炼而来,一招一式、走动之间,可以说全都是骑士秘技。
从理论上来说,一流高手的身体素质可能还是不如正式骑士,但战力却已经赶超。
当然,一切的基础还是在于武功,各类武功,多种多样的武功。
所以,在听到贝文已经开辟了丹田后,亚罗就准备正式传授他一门武功。
而这门武功,正是轻功!
“师父,你这么快就设计出轻功的内功了?师父,你太厉害了!”
贝文欣喜不已。
他可没忘记,之前在明明月宫传授那些女孩武功的时候,师父可还没设计出轻功的内功。
有着天心诀作为对比,亚罗虽然不觉得自己简化的《游龙身法》有多少含金量,可看到贝文那欢呼雀跃的模样,脸上还是不自觉的带上了一丝笑意。
“你拜师那一天,我抓回大雁的时候就已经有点方向了,这几天下来已经基本完善好了,你看一看吧。”
亚罗风轻云淡地说着,从空间戒指中取出了一本新秘籍。
贝文接过书,就见上写着四个大字。
“云衣渡虚?”
“对,这就是轻功的名字,也是它最大的特点。”
亚罗微微颔首,讲解道:
“这本轻功,参考了大雁的起落,也包含了我驾驭滑翔翼的御风感悟,不过由于人体重量的原因,最多只能做到短距离滑翔,又或者减轻一定体重,加移动速度。
这本轻功,我设计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身穿特殊材料和结构的衣物(如丝绸+金属丝),完全依靠衣物效果隔离空气,原理类似风筝的‘龙骨’与‘蒙面’结合,主要用于熟悉招式。
第二层,内力通过特定经脉灌注至衣物,使衣物表面形成致密气膜。内力越强,衣物展开面积越大,还可借助风力形成升力。
这一层也需要特定结构的衣物,最好还是内力导流性能较强的材料。
第三层,完全依靠罡气御空。
这一层就需要极强的内力修为,甚至还需要能灵活的控制罡气,让罡气构建出特定结构,难度很大,可能真就只存在于理论上,但对衣物结构、材料就没有太多要求了。”
亚罗原本设想的轻功,其实就是用生命力混合风系魔力,产生出一种风属性的内力,然后再模仿使用出巫师的戏法,用巫师戏法作为动力源泉,直接使用《游龙身法》。
可后来看过了阿纳贝的书稿后,却发现不行。
生命力和魔力的混合难度太大,除非是专门修炼的风系内力,不然基本不可能掌握这个设想中的轻功。
所以亚罗只能改变方案,转而思考纯物质结构的轻功模型。
比如说外放罡气,借用金刚指裂开石头的原理,隔离空气,构建出一对不能煽动的羽翼,辅助身体进行滑翔。
最后参考(照抄)《游龙身法》的御风细节,少量补充自己驾驭滑翔翼经验和大雁起飞时的风力变动,最终整合出了这本《云衣渡虚》。
要想使用这门轻功,所穿的衣服必须是大袖衣。
对此,亚罗也将自己记忆中的古装画了出来,并且取名为羽衣。
这本轻功,说是个缝合怪也不为过。
《游龙身法》御风的皮,物理模型搭建的骨,辅以少量亚罗自身领悟的一些经验作进行链接。
就从结果来说,有点像以风为浪的冲浪。
亚罗设计的三个层次,就是不同材料的冲浪板。
也正因为如此,这门武功虽说是轻功,但所需开辟的经脉穴位并不在腿,而是在手,不过不是手掌,而是手臂。
当然,要想轻功快,腿部力量也少不了。
冲浪也需要足够的初速度,御风对初速度的要求就更高了。
就像放风筝一样,没有风,就只能靠快速的奔跑获得足够的升力。
跑得越快,升力越强。
升力越强,体重越轻。
体重越轻,跑得越快。
——这就是轻功!
不是母鸡扇着翅膀跑!
由此,贝文锻炼的方案也确定了下来。
首先是腿部外功的锻炼。
分为基础力量训练(支撑滑翔稳定性)、爆发力训练(实现瞬间腾空)、耐力强化(延长滑翔时间)、逆风阻力训练(强化重心稳定能力)。
其二就是内功,也就是经脉穴位的开辟。
这里其实也有两层。
第一层,专职开辟轻功所需的手臂经脉穴位。
第二层,却是开辟腿部的经脉,主要起到滋养腿部的效果。
这里的经脉穴位都在《补天诀》的覆盖范围之内,属于《补天诀》的下属武功。
贝文如果真的将这门轻功练到了圆满层次,那么他掌握的也不单单只是一门轻功。
手臂的罡气可以隔绝空气,自然也能外放伤敌……即便不能完全外放,也能加持长袖,刀剑不伤,施展袖里乾坤。
同样,腿功也绝对不弱,只是可能还需要专门练习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出腿部力量的技巧。
这些事,就需要贝文自己后续去摸索,又或者询问实战经验丰富猎魔人们,去学习他们的战斗技巧。
亚罗能做的,就只是帮助设计外功的锻炼方案。
如深蹲、蛙跳、跳箱、负重登山……
又整合成了挖坑和跳坑。
然后……挖出了一口水井。<!--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