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这个时候搞竞彩,而且还做强做大,公然去和那些民间去抢资源抢市场,也是因为铺垫这么长的时间之后,王迪在两个领域里面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话语权。
一个是纸张,一个是印刷。
纸张其实早就出现了,而且,经过蔡伦与左伯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技术和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左伯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难得的佳品,而且,到了这个时代,造纸已经扩散到了南方地区,并非什么国家高度机密。无非是原料的分离(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打浆(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这几道工序。所以,前世的影视作品中,王迪一直十分奇怪,怎么古人明明已经有了先进的造纸技术,却还是以书简为主呢?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经过他人指点才知道,一个是供应量上不去,自然会导致纸张昂贵(这就和原材料廉价与否关系不大了),一个是为了方便保存,人们总是认为重要的文件应该铸成钟鼎或者书于竹帛,才能长期保存为据。《三国志.魏.陈思、王植传》便称:“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很多档案文书封存,尤其是契约合同的凭据也多是竹简的形势,足以说明当时人们仍认为纸不适于长期保存。
但是,在王迪看来,三国鼎立以来,大规模的战乱就少了很多,按理来说,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作为这样一个文化大国而言,把纸张供应量提升上去,提升到一个普遍能接受的价格程度应该不是问题吧?至少政府方面要是强推的话也不该是这个局面,第二,方便保存倒是一个不错的说辞,可是,这种书写方法不也是要比写在纸张之上麻烦很多吗?纸张又不是没有人用过,在这个便捷方面和保质期方面,应该心里有数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