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这个不好说。”张昌民自顾自的开始说了起来。
晚清之时,同光较为稳定,大约有三十年左右的物价变化不大,所以,一般比较清代和现代的物价,都是以此为例。
当时的库平银一两,大约是三十七克左右,可以兑换制钱1670文。
一斤米大约是23文,如果用现今一斤米两块钱左右来算,一两银子即两百元左右(这里都用市斤)。
然而问题是,“米”并不是个很好的衡量物。
晚清一个家庭一年,接近一半的开支,用于买米,现今么……
换个比价物,例如房子,光绪年间在京师租一个小南屋两间,一年也不过一两二钱银子。
现如今拿着三百块钱,能在神都租到一个啥?
事物的价值变化,在生活消费的比重也早已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知道个大概就行。
光绪年间,京师一个菜包子三文钱,一枚鸡蛋三文或四文,一斤油八十文,一斤猪肉六十文,小孩上私塾一个月当十钱两吊,一年就是二两一钱银子。
五个人下馆子吃一顿,大约是三百文(一钱银子),等等。
还有些晚清特色,如《春明梦录》里面,光绪问师傅翁同龢早餐吃的啥?翁说就仨鸡蛋。
光绪说,您一顿吃九两银子……
这是内务府报账,三文当做三两。
九两银子,翁师傅得吃3700多个鸡蛋。
其实就用五个人吃一顿饭来算,现代人花费三百块,而古代人花费三百文,这就相当于一文钱等于一块钱。
这样一两白银,就等于一千六七百块人民币。
取个中间值应该是合适的,就是现在公认的,晚晴一两白银能买三百斤米,现在这三百斤米,约等于五六百块人民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