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燕京国际艺术中心坐落于市区南部,与诺顿庄园的方向正相反。
李安没来过这儿,一路只觉得景色还不错,拍了不少照片。
网约车抵达目的地,司机师傅问还需要进去吗,李安说不用了。
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大型室外停车场,停放着各种大巴车和私家车,露天停车场再往南就是此行的目的地——燕京国际艺术中心。
远望犹如运河之上的簇簇船帆,建筑整体外观采用了华国传统特色的单脊双坡屋顶造型,造型颇像一座银色的大粮仓。
还有点迷迷糊糊的小车一下车便被眼前造型奇异的建筑物所吸引,整个人一下都精神了。
“李老师咱们往哪走啊?”钉子打赌如果是他自己来,一定找不到赛场在哪。
李安:“这边。”
艺术中心总建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拥有包括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场以及小剧场在内的四个室内剧场和一个露天剧场,总座数超过五千五。
本次小肖赛华国赛区总决赛的比赛现场就设在了艺术中心的音乐厅,遗憾的是没有设观众席。
李安早有耳闻艺术中心的音乐厅音响效果奇佳,想来听现场的感觉一定非常不错。
师生四人穿过停车场区域,向北五十米后随着两伙游客打扮的人群一同进入了中心大门。
音乐厅在中心左侧区域,LED大屏幕上正滚动着比赛信息。
赛场入口也挂着游客止步的提示牌,门口坐着两名工作人员。
小车掏出身份证,验明参赛选手信息,顺利带着三个大人走进音乐厅。
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师生二人来到音乐厅二楼的选手报到办公室。
报道过程很简单,小车继续出示身份证,然后填写了一份选手承诺书,承诺本人海选视频是本人演奏云云之类的东西,就是照着模板抄一遍,最后签个字。
小车这边抄选手承诺书的时候李安也是亮出身份证。
工作人员根据小车的选手报名资料里的指导老师信息核实了李安的身份信息之后,给了李安一张胸牌。
这张代表着指导老师身份的胸牌其实也没什么用,就是可以在比赛期间可以随意进入音乐厅,但是没办法进入比赛内场。
胸牌做得精美,却没有照片,就好像谁挂脖子上谁就是指导老师一样。
三分钟后,小车终于把承诺书画完了。
看着小车不是那么精美的字迹,李安少有的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是指导老师。
目送C组最后一名选手离开报道室,两名工作人员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一共十五名C组选手,其他选手都在昨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完成了报道,就剩这名叫车琳的孩子还没有报道。
最让人难绷的是上午他们给刚才这位名叫李安的指导老师打电话的时候,对方竟说带孩子逛街呢,让他们别着急。
工作人员心说我们着什么急?您心是真大。
也确实,此刻距离C组抽签只剩不到半小时了。
-
顺利拿到选手证,师生二人下楼找桑萍钉子的路上,李安提议:“给你报个书法班你去练练字吧。”
小车对自己写字方面却有着清晰的认识,“老师我的字已经没救了。”
李安:“真不拯救一下了?万一以后你要给粉丝签名怎么办?”
小车哈哈笑道:“老师您的粉丝是喜欢您的演奏还是您的字。”
李安一秒被说服,“不过你可以考虑一下补补英语课。”
小车马上想到了那天和王小虎的对话,“老师补一节音乐课多少钱。”
李安见状接着说道:“具体我也不清楚,多少钱这个课你也得补,今天上午我已经和你桑姨说好了,比赛结束就开始。”
小车:“嗯!”
李安:“我给你出个主意,到时候你就拿你攒的小金库付补课费就可以了。”
小车:“我就是这么想的!”
李安乐。
一楼汇合,钉子和桑萍正在看大屏幕上的B组比赛。
李安直接把指导教师的胸牌丢给了钉子,“带上。”
“啊?”钉子接过定睛一看,指导老师四个大字让他情何以堪,“李老师我.”
“让你带上你就带上,”李安直接将钉子打断,“一会儿你就负责陪着琳琳就行了。”
说着李安不再给钉子发言的机会,距离C组抽签还有二十分钟,得去抽签现场了,“琳琳你带路,钉子你跟着琳琳就行了。”
李安和桑萍跟在了后面。
抽签仪式的现场在赛场隔壁,四人赶到的时候,舞台上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话筒。
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看到小车和钉子挂在身前的牌子,接着不由得多看了钉子一眼,这指导老师的气质有点不一样啊。
不过认牌不认人,一名工作人员直接领着小车和钉子去了前场。
李安被另一名工作人员带到了后场区域。
整个现场一片嘈杂,坐在后场区域的人数还不少,一眼望去基本是随行家长。
但是这群家长在李安眼里可不是一般的家长,这基本是国内最优秀的琴童家长。
就在这时,坐在前场的孩子中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站了起来。
李安望去,可不就是何鹏的儿子何家明吗,再往何家明身旁望去,李安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姚立斌怎么也来了。
没人知道何家明等小车久矣。
“这这!”
何家明见到小车就像是见到了最亲密的战友,从四点半到现在,小何同学快等死了。
周围这群同学感觉都相互认识一样,只有他像是个外来者。
小车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向他招手的何家明,匆匆走了过去,不知所措的钉子连忙跟上。
“你怎么才来?”何家明小声问。
不过小车第一时间却先和姚立斌打了个招呼,“姚叔叔好。”
“好久不见琳琳同学,”姚立斌也是有点纳闷,因为跟在小车身后的这一位他不认识啊,可脖子上却挂着指导老师的牌子,“你老师呢?”
小车指了下后场区域,姚立斌扭头和李安来了个四目相对,明白了。
“快坐。”收回目光,姚立斌微笑示钉子也别站着了。
随着兄妹二人坐下,周围的目光也都散去,对于一群来自两大附中的孩子,车琳的面孔着实有点陌生。
不过对于几位带队的指导老师,车琳可不是来自圈外的小透明,因为这位孩子的老师是李安。
尤其对于京圈的老师们来说,李安可是上一届新海杯公开赛的特别奖得主。
单就这一份殊荣就不是他们所能轻视的,更何况就在前不久大剧院发布的六月音乐节的海报活动中,李安的名字再次出现了,他将与鹿特丹交响乐团合作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真说起来,李安早已和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大家明面上都有一层钢琴老师的身份。
不过弹得好未必教得好,确实有不少老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是有一点,他们今天大都是扮演指导老师角色。
实际上和钉子姚立斌一样,他们大都不是这些孩子们的老师,都是奉命来陪孩子抽签的。
“啊?你刚才从博物馆过来?”何家明难以置信。
小车:“昂,有什么问题吗?”
何家明有问题,非常有问题,“明天就比赛了啊。”
小车对此也有问题了:“明天又不是今天比赛。”
何家明觉得好有道理,可是
一旁姚立斌听得有趣,他只能说两个孩子的说法都没有问题。
就在小车与何家明说悄悄话的时候,坐在前一排的一名长发女孩不时地回过头看小车。
眼神中有警惕,也有好奇。
-
前面孩子们各聊各的,后面李安也和家长们来得起劲。
他此刻的身份是小车的舅舅,桑萍成了他的表姐。
李安不是想打入敌人内部,他就是纯粹地想和这些最优秀的家长们聊一聊孩子们的练琴问题。
不聊不知道,一聊他真吓一跳。
一直和他再说的三名家长,其中两名以前还都见过面,孩子都在华院附中就读,另一名是海院附中的家长。
在李安听来,三位家长就差不会真的弹琴了,不然都得是名师啊。
关于高抬指的问题,来自华院附中的女家长直接给李安上上课了。
“不对不对,你的想法是错的。”
李安就问了一句她家孩子小时候是怎么练基本功的,有没有高抬指练习,结果就被教育了。
“高抬指根本没有必要刻意练习。”
不能说语出惊人,只能说也真是语出惊人了。
李安得听听这家长后面怎么说:“您说。”
女家长:“高抬指都是国外淘汰的东西,就咱们国内的老师一个劲地强调。”
原来这么回事,李安大概明白这家长的段位了:“可是据我所知国外还是会在基础阶段强调高抬指的问题啊。”
女家长摇头:“我姑娘从小就不练高抬指。”
这就完了?李安还等下文呢,合着就一句你姑娘不练就不重要呗,不练你姑娘照样还能走到决赛,所以更是证明了可以不练呗?
就在这时,海院的家长加入群聊,“国外的教学流派也分好多种,有的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我家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从圣彼得堡回来的,他的教授从他入学就要求他从触键重新开始,练得就是高抬指。”
这话说得不就客观多了,李安刚准备开口,另一位华院的家长也开口了:“高抬指还是有必要的,下键支撑不稳就得靠高抬指来训练。”
李安心说这是说到了重点之一。
然而华院女家长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来练习下键支撑,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李安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还得从一开始的吊臂说起。
但是按照女家长的练习顺序,真得看孩子的老师水平以及孩子的练习情况,很显然这位女家长的孩子非常有天赋,并且也遇到了牛逼的老师。
紧接着三位家长又讨论起下键稳的原理在哪,作为一开始的问题发起人,李安已经彻底插不上嘴了。
直到女家长再次用“经验”否定高抬指的练习效率,李安忍不住了,他必须得给这位女家长上点大餐了。
待到女家长高谈阔论完毕,李安也没接话,直接自己起了个头。
“我觉得吧,高抬指这个东西就像是军训里的提正步,他能最直接地检验手指支撑到底稳不稳。”
李安话音落下,一众家长都望向了他,这个说法有点新鲜啊。
“我们好比把孩子的两条腿想象成孩子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教官让孩子把左腿抬起来,悬空绷直,这个时候孩子身子要是会晃,是不是就说明孩子的核心不稳啊。”
家长们一听一想,便被李安的话带进去了。
“所以说孩子如果把中指抬起来,整个手掌甚至说整个手臂都跟着出现微微晃动的感觉,是不是说明孩子的无名指支撑不稳啊。”
李安说着一顿,“这种情况在速度快的时候不容易被察觉,只有保持静止或慢速练习的时候才会出现,有的孩子你听他弹快的东西手指头特别溜,和上了发条似的,但是一旦演奏慢板作品,就会出现控制不好音量,音虚的情况,为什么呢,手的支撑不到家,你们想想咱们三军仪仗队的战士们是怎么练正步的。”
一众家长沉默了,实在太有画面了。
“我儿子就这样。”一名没有参与讨论的家长也开了口。
李安嗐的一声:“我其实也不太懂钢琴。”
“都是听我外甥女说的,她老师让她用五六种方法练高抬指,单抬啊,连抬啊,低抬啊,高抬啊,保证手掌灵活性的抬啊,带着爆发力的抬啊,还有各种对应的落,听得我都头大。”
李安说头大,闻言的家长们却不觉得头大,这很清晰啊!
一家长问:“听您的口音也是北方人吧,你们从哪来啊。”
李安:“我北方人,我姐和孩子是蓉城来的。”
又一家长问:“您家孩子是哪个附中的。”
李安乐:“当地的重点初中。”
一众家长:
人问的是这话吗?
就在这时大厅亮了起来,随着两名工作人员上台,现场也渐渐安静下来。
持话筒的工作人员一通前摇解说过后,接着直入正题,抽签开始。
大屏幕上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开始闪烁。
如果一会光标停在C上,按逆时针顺序,将由姓名首字母为B的选手先登台,若没有,以此类推到A——小车将最后一个登台。
好巧不巧,五秒后,光标停在了T上。
接着选手区一声哀号响起。
孩子到底还是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很难把控住情绪。
可以理解,谁也不想第一个先上啊。
纵观各种音乐类比赛,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大概率与第一名无缘
可没有办法,必须有人要先上。
只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哀号的声音并非来自明天第一个要登台的选手,而是第二个。
随着抽签结束,第一排所有选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居中坐的长发女孩身上。
“她就是孙文君。”
何家明小声提醒一旁的小车,一副大敌当前的模样。
紧接着用更小声地语气表示:“太好了。”
小车大概能明白何家明的想法,只是她对这位长发女同学的印象还停留在刚才对方时不时回头看她的样子。
这位孙同学很厉害吗?她不知道,老师也没有和她讲过什么。
不过这并不重要,出场顺序已经出来了,她该准备上场了。
01号车琳!加油!<!--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