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受那些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古代孕妇生孩子都是躺着的,而事实上古代孕妇一般是
“坐着生孩子”。隋代巢元方等人撰写的《诸病源候论·妇人将产病诸候》中,对当时孕妇分娩所采取的体位曾有非常具体的描述:“妇人产,有坐有卧”,即分娩时有坐姿,也有卧姿。
但古代孕妇首选的是坐姿分娩,即属于
“竖式分娩”,除了
“坐”,站立式、蹲式、跪式,也都属于竖式分娩。也就是说,古代孕妇生孩子,有
“坐着生”、
“站着生”、
“跪着生”、
“蹲着生”等多种体位。竖式分娩时至少有两人助产,其中一位从后面抱住孕妇的腰。
《诸病源候论》称:“若坐产者,须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倾斜,使儿得顺其理。”相比于卧式分娩来说,竖式分娩的优势明显,可大大减少难产。
唐代王燕《外台秘要·产乳序论》引《峦公调气方》记载:时有一人,其一妹二女,皆因难产而死,后来其儿媳临月,便到山里寻找高人指导。
根据山里这位
“妇产科专家”的意见,此人将一间屋子收拾干净,作为儿媳的临时产房:“布草三四处,悬绳系木作衡,度高下,令得蹲当腋,得凭当衡,下敷慢毡,恐儿落草误伤之。”其分娩时采用
“站立式”,扶着悬挂起来的横木,果然顺利把孩子生了下来。这种竖式分娩可以在重庆大足石刻中看到。
在
“临产受苦恩”石刻中,孕妇背后站着一妇,前面半蹲着的接生婆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
这组石刻开凿于南宋,是研究古代孕妇分娩方式的重要资料。古代孕妇分娩时,往往会根据产程的变化,适时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