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卷 凉州 第一百零七章 做题家蒋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蒋干看着自己的答题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张贴在布告栏上,满身的酒意顺着冷汗消散不见,只留下胆颤心惊和满腹的疑惑。

首先蒋干的才华确是不错,但除了辩才一道,综合能力也就和卢毓、傅干等人差不太多,实质上是要弱于王凌、崔钧、石韬、孟建四人,距离徐庶、法正更是要差上很多。

那为什么蒋干能够在会试中一骑绝尘?

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

话说去岁雒阳朝廷成功举行大汉第一次科举之事随着邸报和之后袁绍五路伐曹失败的消息传遍了大汉。

徐庶、法正两人的出色表现和封侯的事迹也随之名满天下。

恰好雒阳朝廷又在春季下发了要进行大汉第二次科举考试的诏书。科举取士再次成为大汉十三州士人的谈论话题。

九江名士蒋干去岁便想来雒阳参加科举,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种通过考试选择人才的方法不是正道,再加上刚刚纳了一房小妾,日夜忙碌,这件事也就放下了。

等徐庶、法正封侯的消息传来,蒋干才惊呼自己错过了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又稍微打听一下,不得了,雒阳朝廷居然在驱逐非科举上位的官员,看样子以后是只用科举考试这一种方法来选择官员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雒阳朝廷并没有干这种事。而是蒋干的消息来源有问题,这不过是许都朝廷放出的假消息,用来配合五路伐曹之前那波士族官吏辞官潮所打的情报战。

但蒋干不知道啊,他信以为真,还思索道:“我虽辩才出众,独步江、淮之间,但总归只是个布衣。本想通过养望的方式来获得征辟,却不曾想天下动荡,士族出身的曹操也要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如今天下有两个大汉,我的人望还不足以在任何一个大汉获得足够的权势。我的年纪也不算小,若是再等几年,东汉(许都)朝廷万一也改成科举取士,我又该如何是好?不如现在就前往雒阳,倾尽一生所学,运气要是够好,也能混个封妻荫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