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赵孟启一通忽悠,让李曾伯重燃斗志。
随后,朝廷也难得大方起来,给李曾伯加官进爵,封华亭县开国伯,进观文殿学士,加太子少保,签书枢密院事,出任广南制置大使兼湖南安抚大使,知静江府。
于是李曾伯在临安待了不到半月,就屁颠屁颠地上任去了。
到七月初一,筹备已久的天下日报就要正式发售了。
报纸这东西,在此时并不算什么新鲜玩意。
朝廷的官方邸报,由进奏院负责编刊,定期向全国官吏发送,被称为「进奏院状报」。
而民间其实也有不少各种小报,南渡之前就已经存在,此时更是十分寻常了。
临安城中就有专门的报摊,每日凌晨就开始售卖「朝报」,不是手抄,而是印刷的,甚至每日一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当然,这只是民间假托「朝报」之名,私下编刊的,也被当时人称为「新闻」。
朝廷虽然设立了管制机构,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士大夫们都是追求「言论自由」的。
因此不受约束小报为了博眼球争销量,在内容上费尽心思。
他们甚至有专门采访消息的人,还有衙门中役卒小吏暗中帮他们收集官方内幕信息,被称为「内探」、「省探」、「衙探」。
朝廷还没有公布的政事,比如官员陈奏却还没施行的,中枢还在研讨商议的,以及某些内幕、宫闱秘事等等,八字没一撇就早早传播了出去。
甚至有撰造命令,无中生有,夸大实情,妄传事端,胆大妄为的程度可能超乎后世人的想象。
就如大观四年时,有份小报刊登了一份道君皇帝斥责蔡京的诏书,但这诏书却完全是小报杜撰出来的,属于伪诏,放在别的朝代,无疑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当时,这起「辄伪撰诏」事件最后却不了了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