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追击

热门小说推荐

<!--go-->

马岱领军在河东郡内肆虐,张溪领兵在温县城下踟躇,而此时的许昌,却已经陷入到了徐庶十三万大军的包围之中了。

陈泰和郭淮愁的啊没辙没辙的。

颍川郡的世家大族们,投降的太快了,导致他们也有些措手不及。

按照陈泰的想法吧,现在的这个情况,坚守许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颍川境内八成的世家大族都选择了投降蜀贼,难道这个许昌城内的世家大族们就那么坚定的,愿意跟着两人一起坚守?!

这话恐怕连郭淮这个外地人都不会相信吧。

所以,陈泰的意思,那就是别磨叽了,趁着蜀贼还没有把城围死,赶紧往东面的鄢陵撤退吧。

再晚可就没有退路了。

而郭淮呢郭淮觉得,再坚守个十天左右的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

城中世家大族不稳?!

没关系,只要郭淮和陈泰还掌握着兵权,城内的世家大族就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魏军虽然处在劣势,可能干不过正在三路包抄过来的十余万蜀贼,可对付城内的世家大族,办法还是有的.就是手段会有点残暴而已。

再一个,郭淮要求坚守十天的理由也很充分.暂时还不知道征西大将军司马懿是不是已经撤回兖州了,因此许昌这边暂时还不能退,必须要牵制住蜀贼一段时间,不让蜀贼轻易北上,威胁司马懿的侧翼。

按照郭淮的预计,十天左右的时间,正合适。

虽然郭淮很不喜欢这个司马懿,但现在他郭淮坚守许昌,是在为整个战局考虑,也是为大魏效忠他必须要坚守这十天的时间。

双方多少都有些分歧,但好在,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这点分歧出现什么矛盾.互相协调了一下,陈泰和郭淮达成了一致,再守五天时间。

所以说啊,中庸这个事情,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

只是吧,徐庶也不是吃干饭的人呐。

是,徐庶率领的十万大军在进军速度上是稍微慢了一点,沿途还要安抚颍川各县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在颍阴县多花了一天的时间没办法,这里的世家大族挺多的,多花了一天的时间安抚。

但徐庶终于还是赶在陈泰领军撤退的前一天,来到了许昌城下。

眼见魏军要弃守撤退,徐庶一面进城接管许昌城防,一面派出了胡遵率领两万士卒尾随追击,争取拖住陈泰等人的撤退部队。

而三天后,当寇封率领着四万军马抵达许昌后,徐庶再次派出了庞德所率领的两万凉州骑兵,依仗骑兵速度,再次前往追击魏军,配合胡遵作战。

至于长社方向,不用徐庶专门传令指挥,战前就说好了的,只要姜叙占领长社后,就立刻往东面长途奔袭鄢陵,切断魏军退路。

王平率领的一万无当飞军,已经到了距离鄢陵不到八十里的地方。

现在,就是看是陈泰和郭淮先到鄢陵,还是王平和庞德,谁先能完成截杀或者追击的任务了。

徐庶坐镇许昌,一面跟各大颍川世家们套近乎,一面等待着前方的军报。

最后,徐庶等来了一个不算好,但也不是太坏的消息。

到底还是陈泰和郭淮两人率军先一步抵达了鄢陵。

王平真的尽力了,但他手里只有一万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的进攻能力很强,不管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但问题是,守卫鄢陵的高堂隆手里有三万魏军。

兵力差距太大。

高堂隆确实不太擅长兵法和战阵,但当年在汝南郡也是有过守城经历的,再加上他本人心思细腻,仗着守城优势,愣是没有让王平在第一时间偷袭得逞。

但之后,随着姜叙领兵赶到,四万汉军对阵三万魏军,高堂隆就展现出了他兵法和战阵生疏的一面,被姜叙连续压制,明明有着守城战中可以称之为“优势”的兵力,但鄢陵依然被高堂隆守的岌岌可危。

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陈泰和郭淮终于是率领着许昌撤出来的魏军抵达了鄢陵。

这俩也没咋好过。

晚了一天撤军,导致魏军在撤军之初,就被胡遵领兵给缠住了,撤军速度非常的缓慢。

虽然陈泰和郭淮通过了交替断后掩护的方式一路撤军,但胡遵的能力是真的不差,就算被暂时击退也能很快的收拾好自己的士卒,再次纠缠上来,弄的陈泰和郭淮都非常的头疼。

如果只是这么一路纠缠的撤退的话,倒也没什么,最多就是走的慢的,战损还是在两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但是,四天后,随着庞德率领着两万骑兵追了上来,陈泰和郭淮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颍川到陈留郡的交界地带,全都是平原,是最适合骑兵发挥作战能力的地方,而在平原上,步兵遇到骑兵是个什么下场,懂的都懂。

哪怕郭淮的应变能力极快,在看到骑兵出现后,立刻让陈泰率领两万士卒先走,自己率领八千多士卒留下来断后但,郭淮只坚持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他的断后部队就被庞德率领的骑兵军团给击溃了。

如果不是郭淮身边的亲卫给力,郭淮自己也是骑马作战的,恐怕连郭淮本人都逃不出来。

而庞德在击破了郭淮留下的断后部队后,也没有管四处逃散的魏军,把这些败军交给胡遵收缴,自己继续往前追击,发挥骑兵的高机动性,再次追上了陈泰,继续骑兵冲击。

结果陈泰率领的士卒也是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鄢陵就在眼前,陈泰可以用这样的理由鼓舞全军的话,恐怕现在所有的三万多魏军,都会陷入到崩溃混乱的地步。

即使如此,跟随陈泰一起撤到鄢陵的魏军,也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加上陆续逃回鄢陵的魏军,也不到一万五千人。

有近两万魏军士卒,要么被骑兵突击所杀,要么被击溃后到处逃命,最后被胡遵率领的步兵围剿收编。

可以说是伤亡惨重。

退守到鄢陵后,郭淮和陈泰,加上高堂隆剩下的守军,总兵力加在一起,只有三万人出点头。

是的,高堂隆在守城的过程中,也伤亡了近一半的陈留郡兵要知道,这三个人率领的军队,在开战前,加起来可是有六万多人的,如今只剩下一半了。

甚至说,郭淮和陈泰这两个人,但凡有一个抵达鄢陵的时间晚一点,恐怕就一场全面的大溃败,三个人一个都跑不了。

但.终究是让陈泰和郭淮逃到了鄢陵,汇合了高堂隆,而且手里的兵力,也还有三万人以上。

虽然是历经战败后,士气低落的魏军士卒,但这是守城战。

守城战里,庞德的两万骑兵就是帮不上什么忙的累赘了,真正能用的,就是胡遵,王平,姜叙三人加起来的近五万步兵。

虽然在士气上是占优势的,但兵力上,优势并不大。

因此,四个人商量了一下,由官职最高的姜叙作为临时主将,给在许昌的徐庶送出军报,并且请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而郭淮,陈泰,高堂隆三人,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喘息机会,一边休整部队,恢复士气,另一方面,赶紧派人去给司马懿送信,请司马懿尽快做出决断。

尤其是郭淮,直接建议司马懿,不管是坚守鄢陵还是退守陈留,先把在泰山郡闲着没事儿干的冀州骑兵调过来应战。

陈留可也是平原地形,自家骑兵不到,靠什么来抗衡蜀贼的骑兵?!

接下来,就看两家主帅的应变速度了。

说实话,应变速度上,还是司马懿快了一点。

司马懿在领军刚刚撤过虎牢关的时候,就已经下令给陈留的郡兵,让他们尽快往陈留和颍川的边境集结,等待自己的命令。

当司马懿接到了陈泰的军报,得知许昌失守,鄢陵告急的消息后,立刻让陈留郡剩下的两万士卒去鄢陵支援,自己也在领兵快速南下的过程中。

至于郭淮的建议,司马懿也欣然接受了,派人去调在泰山郡驻扎的冀州骑兵南下,尽快赶到陈留参战。

但可惜,这些骑兵南下,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而徐庶的反应确实没有司马懿那么快,但也没有慢上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徐庶是主动求战,司马懿算是半途撤军,被动应战,因此在进攻套路上,徐庶提前准备的要比司马懿更多。

在收到姜叙的军报后,徐庶稍微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决断。

让寇封和毌丘俭各率领三万士卒去鄢陵支援,在鄢陵制造出军力上的优势,逼迫司马懿往陈留郡增兵。

同时传令给庞德,让庞德不用顾忌攻城,带足马匹和临时军粮,突入兖州内部,重点攻略兖州南部四郡,打乱司马懿的防御部署。

骑兵嘛,就不能用的太拘束了。

(本章完)

<!--over-->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