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自先祖创立大周之际,北狄就屡屡犯大周,征战多年,终于在二十年前将北狄一族赶至北境。
可惜好景不长,百姓刚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八王之乱又起,北狄借此机会直逼北境,幸而武安王驻守北境屡次击退北狄,这才挡住了北狄踏入大周国境的铁骑。
相比于陛下的激动,皇后则淡定许多,“北狄主动议和,可是有什么条件?”
陛下边笑边往下看,只是越看脸上的笑意越淡。
“北狄说,愿意与大周议和,也愿意将占领的潼关归还我大周,从此退出潼关以北,并赔偿白银百万,献上牛羊千匹。”看到最后的条件,陛下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以此换取呼延颉的性命。”
“陛下如何看待此事?”
明帝摩挲着议和的奏章,“北狄与我大周征战多年,百姓……受苦了。”
皇后似乎早有预料,叹息道:“呼延颉乃是呼延一族最得人心者,有勇有谋,乃天生的将帅之才,与北狄征战这些年,呼延颉领兵杀了大周无数将士与百姓,武安侯父子皆死在他手中,尸首挫骨扬灰,一捧黄沙埋葬他乡,卫琎为此在北境驻守三年,几次死里逃生才生擒呼延颉,陛下若是接受北狄的议和,只怕要寒了无数将士的心。”
“此事,容朕再想想。”
北狄求和之事翌日早朝便炸开了锅。
一派以三皇子为首的文官主张议和,一派以平阳侯为首的武将则主张趁此机会,用呼延颉的头颅祭旗,出兵北狄。
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差点在朝堂上直接打起来。
陛下无法,只得退朝,议和之事改日再议。
奈何即便是下了朝,文臣武将各自聚在两侧互骂不休。
“真是可笑,本将军驰骋沙场这么多年,保家卫国,竟保护了你们这些个酸腐的文臣?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怕死,可也没让你们上战场,你们知不知道北狄杀了我多少将士,多少百姓因为北狄流离失所,这样大好的机会不乘胜追击直捣他北狄的老家,还议和?我呸!若是真和北狄议和了,我枉死的将士岂不是白白死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